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命题考点七 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技术
【教材解读】
一、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钢筋网的绑扎: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2)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3)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4)独立柱基础为双向钢筋时,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5)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一定要固定牢靠,位置准确,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6)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7)钢筋的连接。
1)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2)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则接头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
3)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
二、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模板安装位置、尺寸,必须满足图纸要求,且应拼缝严密、表面平整并刷隔离剂。
(2)模板及其支撑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3)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撑进行观察和维护。
(4)模板及其支撑拆除的顺序原则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具体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混凝土搅拌
搅拌混凝土前,宜将搅拌筒充分润滑;严格计量、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冬期拌制混凝土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
混凝土搅拌装料顺序:石子→水泥→砂子→水。
2.混凝土浇筑
(1)单独基础浇筑。
1)台阶式基础施工,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预制柱的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部分应另行分层),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要一次浇筑,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务必使砂浆充满模板。
2)浇筑台阶式柱基时,防止垂直交角处可能出现吊脚(上层台阶与下口混凝土脱空)现象。
3)为保证杯形基础杯口底标高的正确性,宜先将杯口底混凝土振实并稍停片刻,再浇筑振捣杯口模四周的混凝土,振动时间尽可能缩短。同时,还应特别注意杯口模板的位置,应在两侧对称浇筑,以免杯口模挤向上一侧或由于混凝土泛起而使芯模上升。
4)高杯口基础,由于这一级台阶较高且配置钢筋较多,可采用后安装杯口模的方法,即当混凝土浇捣到接近杯口底时,再安杯口模板后继续浇捣。
5)锥式基础,应注意斜坡部位混凝土的捣固质量,在振捣器振捣完毕后,用人工将斜坡表面拍平,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6)为提高杯口芯模周转利用率,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将芯模拔出,并将杯壁划毛。
7)现浇柱下基础时,要特别注意连接钢筋的位置,防止移位和倾斜发生偏差时及时纠正。
(2)条形基础浇筑。
1)浇筑前,应根据混凝土基础顶面的标高在两侧木模上弹出标高线;如采用原槽土模时,应在基槽两侧的土壁上交错打入长100mm左右的标杆,并露出20~30mm,标杆面与基础顶面标高平,标杆之间的距离约3m。
2)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3m距离,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3)设备基础浇筑。
1)一般应分层浇筑.并保证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为200~300mm。每层浇筑顺序应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也可采取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浇筑的顺序。
2)对特殊部位,如地脚螺栓、预留螺栓孔、预埋管等,浇筑混凝土时要控制好混凝土上升速度,使其均匀上升;同时要防止碰撞,以免发生位移或歪斜。对于大直径地脚螺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用经纬仪随时观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四、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浇筑方案可以选择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方式,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2.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1)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
(2)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1)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
(2)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订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2)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
(3)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人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如降低拌和水温度(拌和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
(4)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5)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6)大体积混凝土配制时可掺人缓凝、减水、微膨胀的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7)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养护,并加强测温管理。
(8)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留置变形缝、后浇带或采取跳仓法施工控制结构,以免出现有害裂缝。
(9)结合结构配筋,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
(10)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命题考点】
八字形;钢筋撑脚;弯钩应朝上;不应小于40mm;不应小于70mm;10倍;绑扎接头;后支先拆、先支后拆;施工缝;单独基础浇筑要求;条形基础浇筑要求;设备基础浇筑要求;振捣棒振捣;二次振捣;保温法;保湿法;14d;3d;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
【分析预测】
(1)根据所提供钢筋工程施工的材料,分析判断其钢筋施工是否符合要求,钢筋的连接方法是否正确。
(2)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分析判断其混凝土基础的浇筑施工是否合理。
(3)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分析判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防裂控制的方法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要求。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一级建造师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典型习题】
1.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长度超过( )m时,宜设置贯通的后浇施工缝。
A.20
B.30
C.40
D.50
2.钢筋工程中,( )为双向钢筋时,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A.条形基础
B.独立柱基础
C.筏形基础
D.箱形基础
3.在钢筋的连接中,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 )。
A.受力中心处
B.受力平衡处
C.受力较大处
D.受力较小处
4.凡搭接接头( )位于该区段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A.起点
B.中点
C.终点
D.平衡点
5.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 )接头。
A.焊接
B.机械
C.绑扎
D.套管
6.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 )。
A.15%
B.25%
C.35%
D.50%
7.如采用原槽土模,在进行条形基础浇筑时,其标杆面与基础顶面标高平,标杆之间的距离约为( )m。
A.1
B.2
C.3
D.5
8.大体积混凝土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 )d。
A.12
B.14
C.18
D.21
9.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 )。
A.30℃
B.40℃
C.50℃
D.60℃
10.混凝土基础工程中,分项工程主要包括( )等。
A.养护工程
B.钢筋工程
C.后浇带混凝土工程
D.模板工程
E.混凝土结构缝处理工程
11.模板工程中,模板及其支撑应具有足够的( ),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A.耐磨性
B.硬度
C.承载能力
D.刚度
E.稳定性
12.对钢筋工程的施工要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钢筋网的中间部分交叉点不可相隔交错扎牢,以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B.在同一根纵向受力钢筋上可以设置两个以上接头
C.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
D.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钢筋,一定要固定牢靠,位置准确,以免造成柱体荷载加大
E.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40mm
【答案】1.C2.B3.D4.B5.C6.B7.C8.B9.C10.BCDE11.CDE 12.CE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一级建造师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