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结论及建议
1、设计措施,在水平结构(如梁、板、墙等)中,尽量采用中低档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25~C35),利用后期强度R60;设置后浇带,可在冬季最冷月之前2个月(假定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为2个月)或2个月之前这段气温逐渐下降过程中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中使用后浇带,会使其发挥最大的“放”的效用,既可以“放”掉全部由水化热产生的负温差变形,又可以“放”掉30%左右的混凝土收缩变形,还可以“放”掉将近2个月的季节负温差变形(也差不多是30%左右的最大季节负温差变形)。
2、施工措施,严格控制施工工艺,而施工工艺的中心工作是新浇筑混凝土的养护,可采取以下方法:
(1)潮湿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在其表面不断地补给水分。补给水分的方法有淋水、湿砂层、湿麻袋或草袋等,最好在表面盖1层塑料薄膜,这样水可渗入但又起到保湿作用。潮湿养护的时间越长越好,但是考虑到工期等因素一般不少于半个月,重大工程应不少于1个月。混凝土浇筑后数月内,即便养护完毕,也不宜长期直接暴露于风吹日晒的条件下。
(2)养护剂涂层
必须注意养护剂的质量及必要的涂层厚度,同时还应提供一定的潮湿养护条件,覆盖1层塑料薄膜。
(3)自动给水养护(水平淋水管)对于一些长墙、长梁等结构,可采用自动喷淋管(塑料管带有细孔),长期连续的淋水养护,效果较好。
(4)保温养护
可采用2~3层草袋或草垫之类的保温层,如水工领域采用的保温被(纤维编织布中填泡沫塑料)是有效的大面积保温措施,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应用;工民建领域,冬季设置蓄热棚保温,棚内用碘乌灯或其它热源补给热量。有条件时,在冬季施工中尽可能利用混凝土的水化热进行“自养护”。
(5)防风
风速对混凝土的水分蒸发有直接影响,不可忽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