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3.经济周期的衡量<大纲要求>
(1)周期性波动是用实际GDP与长期增长趋势(潜在GDP的长期变动趋势)背离的程度来衡量的。
在衰退时期,实际GDP低于潜在GDP;
在经济高涨时期,实际GDP会在短期内高于潜在GDP。
(2)衰退。当实际产出连续1~2年下降,而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缺口并不大时,经济的下降被称作衰退。
(3)萧条。当实际产出持续下降,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缺口巨大时,经济的下降被称作萧条。
(二)经济周期中的失业和价格水平<大纲要求>
1.经济周期中的失业
产出与就业水平紧密相连,并同向变动。当经济处于低于潜在产出水平,存在产出缺口时,产出缺口越大,失业率越高。根据奥肯定率,美国实际产出每下降两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将增加一个百分点。
(1)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率加结构性失业率,周期性失业为零;
(2)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时,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以及周期性失业率之和;
(3)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时,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此时会伴随快速的通货膨胀。
2.经济周期中的价格水平
(1)当经济明显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远离充分就业状态时,会伴随通货紧缩或受其威胁;
(2)当经济接近或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由于各种经济资源供给陆续出现瓶颈,价格水平上涨的节奏会加快;
(3)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接近或达到最大能力时,经济难于或无法供给更多的资源,通货膨胀率会很高并保持增长。
(三)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大纲要求>
经济周期性波动来自于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变动冲击,通常是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起。
此外,重大发明发生的无规律性、自然灾害与战争等随机事件发生以及经济政策失误等也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
三、总需求与总供给<大纲要求>
(一)总需求
总需求(AD)是指:经济中的所有实体(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的总产出数量。
总需求量和社会整体物价水平之间呈现反向相关的关系,即社会整体物价水平越高,总需求量越小;物价水平越低,总需求量越大。
1.总需求的构成
由四个部分组成: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1),政府需求(C),以及净出口(X)。
(1)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人,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收入变动的长期趋势、居民财富、总体价格水平。
(2)投资需求。投资支出包括对建筑物和设备的私人购买以及库存的增加。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是产出水平、资本成本(取决于税收政策、利率和其他金融条件),以及对将来的预期。
(3)政府开支。政府开支包括对公务人员、法官、公立学校教师工资的支付等。与私人消费和投资不同,总需求的这一部分直接由政府的支出政策决定。
(4)净出口。净出口取决于国内和国外的收入水平、相对价格和汇率。
2.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
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政府控制的主要政策变量,另一类是外生变量。
(1)政策变量
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加会使利率降低并改变贷款条件,从而增加投资和耐用消费品消费数量。
财政政策: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开支增加,会直接增加支出总量;减税或增加转移支付会提高可支配收入数量,并导致消费量增加;税收刺激政策,例如投资税减免可以导致某个领域增加支出。
(2)外生变量
国外产出:国外产出的增长会导致净出口的增加。
资产价值:股票价格或住宅价格的上升增加家庭财富,从而增加消费数量;还会导致较低的资本成本,使企业投资增加。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为商业投资提供新的机会。
其他:政治事件、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冷战结束等,会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并影响、改变投资和对耐用消费品的开支规模。
▪ 2013年咨询工程师VIP套餐抢先报名,不过免费重学
▪ 环球网校2011年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辅导通过率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