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执业护士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钦州市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全文-执业护士关注

环球网校·2018-11-05 16:27:24浏览130 收藏13
摘要 2018年10月30日,钦州市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公布,全文内容环球网校执业护士频道分享如下:

钦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钦州市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

各县、区卫生计生局,各开发区、管理区社会工作局,市直各医疗卫生机构:

《钦州市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已经我委第26次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钦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10月30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钦州市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

为进一步促进钦州市护理事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根据《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广西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桂卫医发〔2017〕42号)、《钦州市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钦政办〔2017〕95号)和《钦州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钦政办〔2018〕2号)等精神,结合我市护理事业发展状况,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期间,我市护理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我市护理工作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面贯彻落实《广西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程中,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截止2015年底,我市有注册护士6377人,与2010年相比,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0.84人提高到1.91人,医护比从1:1.15提高到1:1.19,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改善,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占比从45.55%提高到61.5%,其中三级医院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占84.4%,二级医院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占48.4%。全市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占12.5%。

2.护理人员培训培养机制不断完善,护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医院设立护理人员培训专项经费,完善护士岗位设置,积极开展专科指导,提升专科护理水平。5年来,培训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人员、护理骨干1250人次;截止2015年底,在重症监护、手术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助产、糖尿病护理等专科护理领域培养了专科护士共109名,其中取得中华护理学会重症监护、手术室、血液净化、助产等专科护士认证19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率先在北部湾地区建立了首个静脉治疗门诊,规范了静脉门诊治疗技术,专科护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3.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护士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强化护理管理队伍建设,重视护理管理人员和护理骨干的培养和使用,定期组织专项培训,完善管理人员的选拔与使用,运用灵活的用人机制激发队伍活力,目前全市有护理管理人员764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人员参加自治区和市级培训达100%;薪酬分配实现同工同酬;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倾斜;为护士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有效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4.护理服务进一步改善,优质护理成效显著。通过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服务面貌持续改善。截至2015年底,我市二级以上医院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所有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实现全院覆盖。全市各医疗机构完善入院—住院—出院—延续的护理服务,探索实施延续护理,拓展院内外一体化护理服务,护理服务领域逐步从医疗机构向社区和家庭拓展,服务内容从疾病临床治疗向慢病管理、老年护理、康复促进等方面延伸,护理服务更加贴近社会和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

5.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护理改革发展的工作要求,以实施护理岗位管理为切入点,改革创新护理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将绩效考核重点放在护士护理患者的质量、技术难度、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上。

(二)“2017-2020年”期间我市护理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十三五”期间,我市护理事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为了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及护理服务需求,2017-2020年期间需要加大护理服务供给,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城镇化进程加速,城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均衡与城镇快速扩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快速老龄化使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疾病谱变化使健康服务业更多面向需要长期管理干预的慢性疾病,生育政策调整后,妇女、儿童、生殖等专科医疗资源配置压力增大,这些对护理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解决长期以来影响护理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问题提供了新机遇。“2017-2020年”期间,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护理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必将推动护理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转变,为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改善护理服务体验、实现科学护理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2.“十三五”期间,我市护理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是护士队伍数量相对不足、结构配置不够合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基层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需要下很大功夫;二是护理服务收费价格低廉,不能体现护士的专业价值,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三是护理质量标准及指标体系需构建与完善。四是护理服务内涵需要不断丰富,延伸护理等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五是护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2017-2020年”期间我市护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广西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桂卫医发〔2017〕42号)、《钦州市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钦政办〔2017〕95号)和《钦州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钦政办〔2018〕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建设“健康钦州”的总体部署思路,遵循“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发展老年护理服务,推进护理科学管理,提升护理服务和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推动全市护理事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促进和谐。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善护理服务,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让患者满意。关心爱护护士,创新管理方式,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有力保障,从而减轻护士压力和负担,让护士满意。

2.协同发展,提升能力。增加注册护士总量,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以持续改善护理服务为重点,在发展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壮大护理力量,提升护理服务能力,不断推进钦州护理事业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深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护士岗位管理,将护士岗位管理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效结合,加快建立适合护理岗位特点的薪酬制度,激发护士队伍活力。

4.规范行为,保障安全。完善并落实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工作制度、技术规范和服务指南,按要求及时修订;加强护士执业准入和执业管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5.创新管理,拓展服务。建立并完善护理管理体系,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护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以需求为导向,丰富护理专业内涵,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慢病管理、康复促进等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市护理事业发展达到以下目标:

(一)护士队伍数量、素质、能力符合要求。能够适应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新入职护士、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基本建立,专科护士培训制度进一步完善,有计划的培养专科护士,满足临床护理需求。

(二)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建立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根据护士临床服务能力,结合职称等,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健全完善护士执业管理制度和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对护士人力配置、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培训和执业规范等进行科学管理,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不断激发护士的内在活力。

(三)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向纵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延伸至县级和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100%;有效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丰富护理专业内涵,延伸护理服务,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群众获得感显著提高。

(四)逐步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大力加强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和机构建设,规范老年护理服务行为,到2020年老年护理服务机构护理人员接受市级及以上护理专业培训率达100%;不断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服务,进一步促进医养结合、老年护理服务业发展,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

2015-2020年期间钦州市护理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2015年

市级指标

2020年

市级指标

2020年

自治区指标

性质  
1.注册护士总数 6377 8576 15.7万 预期性  
2.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1.91 2.56 3.14 预期性  
3.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 1:1.19 1:1.28 1:1.37 预期性  
4.三级综合医院、部分三级专科

医院:

全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

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

0.67:1

0.45:1

0.8:1

0.6:1

0.8:1

0.6:1

约束性  
5.二级综合医院、部分二级专科

医院:

全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

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

0.52:1

0.41:1

0.7:1

0.5:1

0.7:1

0.5:1

约束性  
6、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护士数 1561(包含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1975(包含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4万 预期性  
7.二级及以上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培训比例 / 90% 90% 预期性  
8.三级综合医院新入职护士参加各种培训比例 / 90% 90% 预期性  
9.社区护士参加培训比例 / 90% 90% 预期性  
10设立护理院的县级比例 / 100%/ 90% 预期性  
11.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比例 / 100% 90% 预期性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1.维护护士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强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法定职责,采取有力措施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在保证人力配置、提升薪酬待遇、防控和减少护理职业健康危险因素等方面加大落实力度,切实维护和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稳定和发展好护士队伍。大力宣传在护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护士,依法严惩伤害护士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护士人身安全。

2.增加注册护士总量,满足临床工作需求。根据本市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增加注册护士数量,特别是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护士数量。

各县区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配置标准

(单位:人)

各县区 2015年千人口注册护士 2020年千人口注册护士
钦南区(含钦州港区)★ 5.61 6.59
钦北区★ 1.10 1.99
灵山县 1.24 2.56
浦北县 1.38 2.10
全市合计 1.91 2.56

备注:★表示钦南区、钦北区中的统计中已包含市办医院。

3.建立健全护士培训机制,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制订的培训大纲和培训要求,组织及指导全市各县区有序开展培训工作。重点加强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中医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基层护士、助产士、家庭签约护士等的培训,切实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4.建立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明确护士职业发展路径。建立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以护士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为主要指标,结合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层。将护士分层管理与护士的薪酬分配、晋升晋级等有机结合,明确护士职业发展路径,拓宽护士职业发展空间。

5.发展专科护士队伍,提高专科护理水平。目前我市部分医院在已参加认证的急诊急救、手术室、重症监护、糖尿病、血液净化、肿瘤、助产、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础上,增加如康复、老年护理、静脉治疗、伤口造口、心血管病、骨科等认证培训,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力度,加强专科护理门诊的建设,开展3-5个专科护理门诊;争取申请建立1-3个省级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

(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服务指南和技术规范。根据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临床诊疗工作需求,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指南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细化相关内容并组织落实,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

2.持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全院覆盖,提高开展优质护理的基层医疗机构比例。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心理护理等服务,体现人文关怀。

3.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逐步建立钦州市护理专业质量指标监测体系及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机制,指导各医院完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逐步要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监测、分析及反馈护理质量情况,科学开展护理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在三甲医院部分专科开展专科质量敏感指标监测试点工作,不断提升专科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4.提高基层护理人员服务能力。以医联体为载体,加强医联体内护理工作,发挥医联体核心医院的作用,通过对口支援、技术支持、举办各种培训班、帮扶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强基层护士的培养,提高其护理服务能力,特别是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素养和能力、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康复促进等服务能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建立帮扶机制,指导与之建立协作关系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上下联动,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护理科学管理

1.加大岗位管理推进力度。完善并推进医疗机构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人事、财务、医务、护理、后勤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合理配置护士人力。在提高护士薪酬待遇的基础上,建立以岗位为基础的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同岗同薪同待遇,体现能级对应、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发广大护士活力。

2.推进护理领域改革创新。逐步提议合理调整护理服务价格,科学核算护理服务成本,合理制定和调整护理服务价格,逐步理顺护理服务比价关系,体现护士技术劳务价值。

3.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创新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和服务形式,强化移动医疗设备等护理应用信息系统,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护士工作负荷。逐步实现护理资源共享、服务领域拓展,地区间护理工作水平共同提高。为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提供技术支撑。

(四)拓展护理服务领域

1.大力推进老年护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逐步建立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加强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其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临终关怀病房。健全完善老年护理相关服务指南和规范。加强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建设,开展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推行中医养老、康复、养生项目。发展医养结合,逐步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2.加快社区护理发展。加强社区护士队伍建设,增加社区护士人力配备,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强社区护士培训,使其在加快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中,充分发挥作用。鼓励大型医院通过建立护理联合团队等,发挥优质护理资源的辐射效应,帮扶和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护理服务能力,特别是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素养和能力、健康管理、康复促进、老年护理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提高中医护理服务能力。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家庭病床和居家护理,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老年患者等人群提供护理服务。

3.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出院患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逐步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保障护理服务的连续性;与基层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服务机构等建立合作联系,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建立预约就诊、紧急救治的“绿色通道”,提高医疗效率,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4.加快护理员队伍建设。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护理员培训大纲,探索护理员培训方法,规范服务行为,提高人员从业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行业学会开展护理员的培养,切实增加护理员数量,扩大社会就业,满足群众和社会需求。探索建立护理员管理制度,明确护理员资质、职责、服务规范及管理规则等,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

(五)推动中医护理发展

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推动中医护理发展。中医基药科组织制定并落实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和人才培养大纲等。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科要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模式,提升中医护理水平。注重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推广及应用,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文化国际交流及科普宣传活动。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慢病管理、养生保健、康复促进、健康养老等方面作用。

(六)加强护教协同

研究制定护教协同政策,逐步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和临床实践教学基地能力建设,推进培养院校和临床教学基地在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方面的有效对接。

五、“十三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

(一)护士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新入职护士、基层医院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人员、社区护士、助产士等人员培训,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专栏1 护士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新入职护士培训:到2020年,参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要求,三级综合医院的新入职护士均参加培训,有一定比例的其他医疗机构新入职护士参加培训,切实提高新入职护士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基层医院护士培训:建立基层护理专科培训基地,有计划分期分批开展基层医院护士培训,逐步实行全覆盖。

专科护士发展计划:在原有急诊急救、重症监护、手术室、糖尿病、血液净化、肿瘤、精神卫生、助产、新生儿专科护士的基础上,优先选择老年、康复、静脉治疗、伤口造口等临床急需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服务水平。

护理管理人才工程:有计划地开展护理管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人员参加自治区和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培训,培训率达到90%以上。

社区护士拓展计划: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开展社区护士培训,争取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培训全覆盖,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能力。

中医护士能力提升计划:以市中医医院为基地,举办中医理论及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班,有计划地开展中医护理管理人员和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新入职护士培训,注重中医护理技术推广和应用,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程

“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事业,全面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能力。加强老年护理服务、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服务指南和规范,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

专栏2 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程
1.支持老年护理机构开展工作:到2020年,逐步帮助我市护理院完善管理、培训、质量等控制体系,并指导开展工作,使其逐步与全市其他医疗机构同步发展;鼓励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医疗机构建设集医疗养护、康复支持、保健养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康复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

2.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培养:加快开展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规范培训工作,鼓励初步形成一支由护士和护理员组成的老年护理服务队伍,提高老年护理服务能力。

3.老年护理服务规范建设:落实区卫生计生委老年护理服务相关指南和规范,鼓励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医养结合等,依据指南和规范制定符合服务对象健康需求的护理措施。

4.加快推进医养结合计划:按照《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有关要求,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其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临终关怀病床。推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合作,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将护理工作发展纳入推进健康钦州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动钦州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推动护理工作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有效。

(二)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多方合力

各县(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抓好《规划》实施,积极协调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中医药等部门共同推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发展改革(价格)部门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合理调整包括护理在内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教育部门深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规范护理专业设置,加强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严格临床护理实习实训管理,全面提高护理人才教育质量;财政部门按照政府卫生投入政策落实护士队伍建设,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能力等相关经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重点向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风险大、技术含量高的护理岗位倾斜;同时,完善护理职称评定侧重专业能力、临床护理工作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医德医风等。

(三)大力宣传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各县(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宣传先进护士典型和优秀事迹,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和支持护理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认真贯彻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各县(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要根据本规划,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本单位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时序进度,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规划顺利实施。要注意发掘典型经验和有益做法,发挥示范点的引领指导作用,及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典型推动,带动本地区护理工作分步骤达到《规划》的各项目标,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建立监测、评估制度和机制,制定监测、评估的指标体系和办法,对规划的实施进度和效果定期开展监测与评估,监督重大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2019年,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贯彻落实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2020年组织开展终期评估,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附:《钦州市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政策解读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