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摘要】在近些年来,部分地区在教师招聘笔试环节开始逐渐出现一些越来越灵活的题目。对于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学员而言,适当关注现实,可以开阔我们备考教招的视野,帮助我们应对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的考查更加灵活多样的笔试主观题。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关注现实中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不仅可以直接促进我们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更深厚的教育素养。作为我们必须具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学科。关注教育教学情境、教育的时机及其事实、价值,行动、事件等,有助于认清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多面性,同时这也是教育者要掌握教育规律的首要前提。
例如某地考过的一道教招笔试主观题题目:教育部出台相关规定,要求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考核和新教师聘用标准,有人反对说缺乏操作性,你怎么看?
这道出自国家公务员面试中央机关(社保)2009年2月13日真题的题目,设问灵活。考生如果没有对现实教育的敏感和灵活的教育思维,而只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是很难回答好这道题目的。
对于师德的可操作性问题,国家层面高度重视。2013年5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014年10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教师行为七条“红线”。
刘涛发表于2014年10月15日《中国教育报》第二版(新闻·评论)的“师德‘红线’需要更明确的操作性”为我们理解这类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视角。但是,作为笔试题目而言,考生在作答时务必要从教育理论的视野进行分析。
首先,考生应当简单地阐述一下目前我国对师德的基本规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修订)》及其意义。
其次,考生应当从教育现实出发,全面地分析师德失范的原因。师德失范往往是多反面的原因导致的——教师自身的不自律、教育法规的不健全、教育行政部门的不作为等。
再次,考生应当辩证地阐述如何加强师德的可操作性。从加强教师自律、健全教育法规、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引导社会监督等方面来谈,不失为一种全面的观点。
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在作答这类灵活考查的教招笔试主观题题目时,考生应当做到三方面:其一,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夯实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基础;其二,在教育理论的学习的同时,适当关注教育现实,积极进行思考;其三,在作答时,务必有理有据,绝不可以泛泛而谈。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