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报考
  • 备考
  • 政策

报考

备考

复习资料

政策

行业动态
短信预约 油画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一送红军下南山——读靳尚谊先生的油画《送别》

环球网校·2019-11-21 11:51:22浏览690 收藏138
摘要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猫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那首悠扬而凄婉的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犹在耳畔。靳尚谊先生的油画《送别》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红军的不舍以及对红军再次回来的翘首期盼。

油画《送别》的历史背景是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主力不得不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踏上漫漫长征之路。苏区人民得知红军要长征后,依依不舍,满含热泪送红军踏上新的征程。位于江西于都县境内的于都河(即贡江)是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要渡过的第一条大河。于都河水流喘急,波涛汹涌,河面宽600多米,除少数渡口可以涉水渡河外,大部分只有架设浮桥渡河。于都人民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当时沿河所有的民船全部停运,共汇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为了架设浮桥,于都人民拆下了自家的门板、床板,一位老大爷还把自己的寿材也送到了架桥现场。为避免敌人的飞机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在夜间进行。一到夜晚,群众自发地涌向架桥工地,帮助红军架桥。仅4天时间,就在于都县30公里的河面上架设了5座浮桥,布设众多渡口和涉河点。听到此事,周恩来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当红军要渡过于都河时,乡亲们扶老携幼,纷纷从四面八方涌上桥头、涌向渡口,涌向河滩,他们把煮熟的鸡蛋、热气腾腾的红薯、竹叶包的饭团,甚至一把炒米装进战士的口袋里。即将远征的红军将士凝望着苏区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依依惜别送行的战友和乡亲们。靳尚谊的《送别》反映的正是这一情景,已成为表现红军长征的重要作品。

一送红军下南山——读靳尚谊先生的油画《送别》

油画《送别》创作于1959年。那时靳尚谊刚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不久,又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留校工作。他接到创作任务后,1959年10月,深入到井冈山、瑞金等革命老区体验生活。他来到武阳镇,站立在武阳河畔,行走在红军走过的桥上,感受当年红军渡河的情景。他访问老红军、老赤卫队员、老农民,聆听他们讲述当年长征故事。他在当地写生,画了那里的山山水水,画了那里的妇女、青年、老人等人物形象,收集了大量素材。回来后,靳尚谊投入紧张的创作中。在油画《送别》构图上,画家选择秋天一个雨后的黎明时分,天色阴沉,秋风萧瑟,一条大河横亘前方,河对岸是崇山峻岭、莽莽深林,红军正在通过临时搭起的木桥向河对岸走去,留下来坚持打游击的赤卫队员高举手中的梭镖,向战友们告别。画家注重对军民生活细节的刻画和离别时错综复杂心情的描写,油画《送别》军民的脚下是苏区褐色的泥土,一位老大娘把自己的儿子交给红军干部,请求参加红军,红军干部拍着小伙子坚实的肩膀,向大娘说:“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一位妻子在和身着红军军服的丈夫话别,丈夫怀抱着孩子,叮嘱妻子在家里孝敬老人、照看好孩子。一位姑娘抹着眼泪送自己的未婚夫远行,一个女青年提着篮子送来了饭食,一个小伙子拉着红军战士的胳膊有说不完的话……画家将《十送红军》的情调运用到油画《送别》创作上,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景跃然纸上,读之声情并茂,如身临其境。

靳尚谊的油画《送别》是也表达了军民鱼水一家的情感。如今的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河碧波荡漾,岸边树木苍翠,百花争艳,纪念碑园环境优美。双帆造型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高耸河畔,巍峨壮观,碑座左边为陆定一手书《长征歌》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右边为叶剑英缅怀原赣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的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诗中引用“荆轲刺杀秦王”的历史故事,追忆当年长征送别时的壮烈场面和动人情景。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