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教师招聘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易混知识点之强化理论

环球网校·2020-02-17 16:28:46浏览78 收藏15
摘要 不管是在教师招聘考试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强化理论”都是一个常考点,在教育理论中除了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之外,在班杜拉的社会观察理论部分也出现了强化理论,那么这两者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如何正确的区分,下面小编为大家进行讲解。

一、两种强化之不同

“强化”一词是斯金纳从巴甫洛夫那里借用来的一个概念,但是内涵发生了变化。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指伴随于条件刺激物(铃声)之后的无条件刺激(食物)的呈现;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鸽子按压杠杆)且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件(按压杠杆后食物的出现)。强化的作用是通过强化物来达到的,它们的呈现或撤出能够增加反映发生的概率。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巴甫洛夫还是斯金纳,都更多的强调外部实物的强化。

而班杜拉的强化理论是在研究社会学习理论的出来的。在班杜拉看来,行为主义者如斯金纳强调外部环境的实物强化,而班杜拉进一步提出了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据此,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根据强化物呈现方式的不同,斯金纳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指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后,给予一个刺激物,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如小明考试考了一百分,老师奖励他一个笔记本,希望小明下次还努力考一百分,这就是一种正强化。

负强化:指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后,撤销一个刺激物,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如我们常说的“戴罪立功”:犯人立功后,就给他减刑,那么犯人下次还会努力的立功,这就是一种负强化。

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强化理论总结:

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即都可以增强该行为(反应)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使该行为得到增强。不同的是一个是给予刺激物,一个是撤销刺激物。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孩子大喊大叫,一般孩子不良行为就会减少,尤其是平常听话的孩子,但是就像前面我们所说的,同一个刺激物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这个孩子平时不受老师关注,而他急需得到老师的关注,那么通过违反纪律,老师大喊大叫,正好可以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因此老师的大喊大叫此时恰恰满足了他的心里需求,这种不良行为反而被强化了。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做题方法:考生在做这类题时要分两个步骤:首先判断该行为是增加的还是减少,如果增加就是强化(正强化或者负强化),如果减少就是惩罚或者消退。然后在看刺激物是呈现还是撤销,如果行为增加,那么呈现刺激物就是正强化,撤销刺激物就是负强化。而惩罚虽然也是呈现刺激物,但是他的目的是减少行为的发生概率。

三、班杜拉的强化理论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如学生上课守纪律,老师对其进行表扬;孩子考试成绩好,家长对其进行奖励等。

这种强化和斯金纳所说的强化是相同的。

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被模仿者(榜样)的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作用。如教师在全班当众表扬某个学生的行为,不仅会对受表扬的学生起到强化作用,也会引起其他同学模仿这种受表扬的行为。这种强化就是替代强化。

替代性强化把外部直接强化从对某一学生扩大到能观察到的所有学生,扩大了学习的范围。

自我强化:指个人按照标准评判过自己的行为之后, 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如自己考了一百分,奖励自己一双心仪已久的鞋子。

做题方法:首先看题干中强化是外部给予的还是自己给予的,如果是外部就考虑直接强化和替代强化,自己给予的就是自我强化。其次再看强化效果是施加在自己身上还是别人身上,自己身上就是直接强化,施加在别人身上就是替代强化。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以上是环球网校教师招聘频道为您整理,点击下方即可免费下载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