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教师招聘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23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试题

环球网校·2023-02-17 15:59:02浏览22 收藏6
摘要 2023年各个省份暂未发布中小学及幼儿教师招聘公告,但考生可以自行备考,为帮助考生备考,本站为大家准备了“2023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试题”相关内容,供考生参考。

2023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试题

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即将开始报名,考生可开通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服务,及时获取2023年特岗教师准考证打印、笔试、成绩查询、面试、录用结果公布等重要时间节点短信通知。

1.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单选)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2.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单选)

A.6岁

B.7岁

C.8岁

D.9岁

3.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 )是首要环节。(单选)

A.理解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4.定势的理解错误的是( )。(单选)

A.思维定势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B.创新需要突破思维定势

C.并不是所有的思维定势都需要突破

D.思维定势必须舍弃

5.鲁班因丝茅草划破手这一事件引发思考而发明了锯,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主要是( )。(单选)

A.功能固着

B.迁移

C.定势

D.原型启发

6.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的特征包括( )。(多选)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经验性

7.关于智力水平与创造性思维水平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创造性思维水平高的人智力水平一定高

B.创造性思维水平低的人智力水平一定低

C.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性思维水平一定高

D.智力水平低的人创造性思维水平一定低

8.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获得。( )(判断)

9.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道德情感。( )(判断)

10.为什么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小学生品德的发展中处于显著地位?(论述)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化的概念。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它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过程,共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但对规范的必要性和根据缺乏认识;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内化又称信奉,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自己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因此,D选项正确。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品德的基本特征。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在过渡中存在着质变的关键年龄。小学生品德发展有以下基本特征: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故D项符合题意。

另外在中学阶段,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D选项。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过程的首要环节。只有存在问题时,人们才有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B选项,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D选项,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C选项。

4.【答案】D。解析:思维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思维具有积极、消极之分,不一定需要舍弃。故D选项错误。

A选项,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比如利用答题模板快速解决问题属于积极的思维定势,思维拘泥于原有的形式解决问题属于消极的思维定势。因此A项说法正确。

B选项,创新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习惯解决问题,发散思维,所以创新需要突破思维定势。

C选项,思维定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思维定势可以加以利用,比如利用答题模板使答题效率提高,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思维定势都需要突破。

A、B、C三项说法正确,题干选择的是理解错误的,故此题选D。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型启发的理解。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题干中鲁班因为丝茅草划破手这一事件中得到的信息,进而经过一系列的思考之后,发明了与丝茅草相似功能的用于生活中的工具,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属于典型的原型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丝茅草叫做原型。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题干中未涉及物体固定用途。

B选项,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题干未涉及具体学习。

C选项,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题干未涉及重复先前操作。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6.【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散思维的特征。发散思维的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选项A,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选项B,变通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选项C,独特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

D选项,属于本题干扰项。

综上所述,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BC。

7.【答案】AD。解析: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在整体上呈正相关趋势。其基本关系表现为: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因此AD项正确。

BC两项,由于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因此高智力也有可能出现低创造力,故错误。

BC两项均与题意不符,故选AD。

8.【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项重要来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故题干说法正确。

9.【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动力色彩的成分。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故本题表述正确。

10.【参考答案】解析:

小学阶段是品德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小学生品德发展在道德认知上具有形象性特点,在道德情感体验方面则以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为主要形式。在道德意志和行为发展方面,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最为突出的特征在于协调性有了很大的发展,表现在知与行、知与情、言与行等方面的协调,同时也反映出主观愿望与外部要求的一致性,呈现出由具体形象向抽象的过渡、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发展趋势。

由于小学儿童的行为习惯有了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学校德育的主要职能是指导学生养成种种必须的社会习惯。尤其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小学生品德发展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如社会生活的规则、合作和负责的精神、待人接物的礼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只有在比较长时间的涵化积累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学校德育的另一方面职能是要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简单的说教或惩罚是很难奏效的;只能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比较有效地矫正不良行为习惯。

此外编辑还整理了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供考生参考:2023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考点速记

2023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试题,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内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考生可以点击免费下载>>2023教师招聘备考指导/高频考点/考试真题按钮获取更多考试资料哦!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