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20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高中语文(网友版)

环球网校·2020-11-03 10:16:26浏览403 收藏40
摘要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已经于10月31日结束了,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已经考试完毕,以下是2020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高中语文(网友版),仅供参考。

编辑推荐:环球网校考后发布: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各科目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成绩查询时间:2020年12月10日,考生“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即可免费收到各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时间等考试信息的短信提醒。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参考答案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40分)

16.【参考答案】

(1)教师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演示法、问答法、对比分析法、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首先,教师通过对比分析和多媒体展示的方法,将小说与诗歌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从文本特点进行鉴赏,通过对比突出诗歌叙事抒情的特点。其次,教师灵活运用课堂资源,将学生的课堂反馈结合多媒体,引导学生采用炼字的形式对诗歌文字具体赏析,体会情感,感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称代词的运用技巧。最后,教师积极利用学生学习的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对诗歌认知的难度,赏析诗歌直接表达情感的语句,体会诗歌的主旨。

(2)①对比阅读法。教师先后采用三次多媒体,分别呈现小说形式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文中表达“大堰河”情感的句子。生动直观的讲不同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首先,多媒体呈现小说形式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与课文进行对比,直观有效的展现了不同问题之间的特征,突出诗歌叙事抒情化的特点。在表现出诗歌特点的同时,比较出不同文体的区别,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文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②问答法。教师先后采用了多次的问答法。分别讲述了小说与诗歌叙事的区别、人称转化特点以及情感表达手法等三个知识点。教师的问题具有引导性,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小说形式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层层递进进行提问,比较出诗歌叙述在抒情上优于小说形式。关于人称转化的特点,教师利用多媒体,从文字分析到情感赏析,过度自然,最后,利用问答法分别引出关于大堰河情感的语句,讲解一隐一显表达情感的积极作用。教师对于不同问题,采用不同问答形式,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也具有层层递进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性。

17.【参考答案】

暂无

18.【参考答案】

(1)高中课标指出,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写作过程中要能够用书面语表达观点,观点表述要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本篇作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在选择论据时,没有围绕中心论点展开,故与文章中心有偏离现象出现,故不符合高中课标相关要求。

(2)高中课标要求,作为高中生要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能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第二自然段选取事例时以不劳而获作祟为角度出发,事例选取角度不够新颖,且没有较强的说服力,故论据设计不够充分。

(3)高中课标指出,学生要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作为一篇议论文需要具备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并且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而就本篇作文展示成果来看,并不是一篇优秀的作文,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进行修改作文的能力也较差。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

19.【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

①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以及《六国论》创作背景,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神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本文运用对比逐层论证自己论点的方法,并通过反复朗读,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与抒情性。

③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涵养爱国情怀和使命感。

(2)确立依据:

①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展开,因此我确立了三维教学目标。

②依据新课标(2017版)要求: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习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精读、略读的方式,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由此设立了以上三维教学目标。

③单元介绍对教学作出了一定的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领悟本文的“气脉”,把握“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鉴赏方法。阅读文章,从结构、意脉、文气等方面多作体会,欣赏到古代散文高度的艺术成就。因此我设立了如上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④本文的内容特点:文章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文章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因此设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⑤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一定文言文积累,但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文中借古讽今以表达对国家的担忧,以及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等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也不能够在情感上完全树立此意识,因此我设立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0.【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本文运用对比逐层论证自己论点的方法,并通过反复朗读,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与抒情性。

教学过程:

一、初读,整体感知(主题阅读)

活动设计:

1.课前自读课文,圈画出个人认为重要的字词;标志出疑难字词、句式,查字典或者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2.课上检查自读情况,重点解决古今异义词。

3.学生明确《六国论》写了什么内容。

二、细读,把握重点(专题研讨)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2.学生略读文章,总结作者的主要观点。

3.小组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得出观点的?(探寻论证思路)

三、研读,明理(问题探究)

对比阅读探究:多媒体呈现《阿房宫赋》,请学生阅读后以语文兴趣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生活在唐朝、宋朝的两位作者为什么要讨论六国、秦朝灭亡的原因?

2.《阿房宫赋》写于唐朝日渐衰亡之际,《六国论》写于北宋被周边国家蚕食侵割之时,在这种特定的时期写出这样的文章,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4.两位作者是如何理智地分析史实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四、赏读,悟情(个性化阅读)

1.微型朗诵比赛。

内容:《阿房宫赋》《六国论》。

评比:从语言表达、形象风度、综合印象三方面进行评价。

2.默写竞赛。

3.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提示”指出:《阿房宫赋》是一篇赋,铺排描写,夸张扬厉,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阐发观点,逻辑严密,有着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班级举行的微型朗诵比赛谈谈你的看法。

21.【参考答案】

1.析作用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第四自然段与前三自然段的关系。

明确: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第四段的开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付秦国。第三段末尾的设想,是仅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方针路线来立论,所以只说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没有加以肯定。

(2)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第五自然段讲述北宋对外政策是什么?

明确:北宋王朝的对外政策——北宋王朝“以天下之大”向辽政权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最终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

(3)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第五自然段与前四自然段的关系。

明确: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整篇《六国论》,应该说到前一段的就结束了。苏洵决不是为评论历史而评论历史,苏洵的文章的全部锋芒几乎无不处处对准现实。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大问题的借鉴。这一段从古代历史引渡到现实政治,才见出它的主题深刻意义。

2.品语言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简述第五自然段语言特点。

明确: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笔相当精练,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话说得十分含蓄婉转,同时问题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锐。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也收结得沉着有力。

3.小组讨论:除作者提出的六国破灭原因,你觉得六国破灭还有哪些原因?

明确:学生自圆其说即可。

以上内容是:2020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高中语文(网友版),小编会在考试结束后将整理完整的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各科目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包上传到资料下载页,考生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2020下教师资格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