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人的集合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在诸种要素中,学生和教师是最基本的要素。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1、学生是人
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
学生是人,这里所指的人包括以下几方面含义:
学生是主体 引而不发原则:让学生开动脑筋
⊙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学生具有能动性 主体性原则:让学生全身心参与
⊙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有自身的需要、愿望和尊严,这一切应该得到正当的满足和尊重,教师既要把学生作为认识的对象,也要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同时,这种联系应该是双向的。
⊙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人具有创造性,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做出更大的贡献,创造更大的价值。在教育过程中,要珍视学生这种无以伦比的创造价值。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第一,改变旧有思想,改变填鸭式教学,改变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切实采取启发式教育的方法;
第二,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
第三,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品质(强烈的好奇心和事业心,独立的个性,坚定的信心,冒险精神等);
第四,创造良好氛围。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
(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特点,要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能抹杀学生的特殊性,对他们提出与成人同等的要求与行为标准。
(2)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各种特征都还处于变化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潜藏着各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3)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校教育的内容、手段和各种安排都应该能够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这是由学校的使命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决定的。(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具体的教育对象和特定的教育场景来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学生施加影响。)但是,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表现在: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这一特点区别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习,学生的主要职能是学习,应该履行认真接受教育的社会义务。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其在知识、经验方面的权威性,指导、引导学生的发展。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学习: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是由一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