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3年教师资格通用版保过班辅导震撼上线!八折优惠! 2013各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四川省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A级)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情境教育学由三个维度组成,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其要素的是【 】
A.情境线索
B.从实践到理论的线索
C.理论线索
D.技术操作线索
2.学校的出现,是在【 】
A.远古(原始社会)教育阶段
B.古代教育阶段
C.现代教育阶段
D.当代教育阶段
3.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 】
A.教育本质
B.教育功能
C.教育目的
D.教育价值
4.教师角色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
A.教员角色
B.领导者角色
C.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
D.心理医生角色
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话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6.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控制教学过程
B.控制学生
C.塑造学生
D.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7.在我国,最早实施分科教学的著名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B.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发展主要是指【 】
A.身心发展
B.知识积累
C.身体素质提高
D.情感意志品质的发展
9.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 】
A.领会
B.选择
C.保持
D.应用
10.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
A.审美教育
B.文化教育
C.道德教育
D.素质教育
>>>2013年教师资格通用版保过班辅导震撼上线!八折优惠! 2013各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从成分上进行分析包含有【 】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教育制度
D.教育方法
E.教育媒体
1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包括【 】
A.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C.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D.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E.要适应教育环境的特点
13.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 】
A.教育预见能力
B.教育传导能力
C.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
D.监管学生的能力
E.自我教育的能力
14.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 】
A.工作关系
B.人际关系
C.组织关系
D.心理关系
E.非正式关系
15.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 】
A.劳动经验要素
B.认知经验要素
C.审美经验要素
D.健身经验要素
E.道德经验要素
16.人格教育的方法包括【 】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B.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
C.明确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内容
D.训导
E.表扬
17.道德修养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A.学习
B.练习
C.座右铭
D.立志
E.慎独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8.隐性课程
19.个体社会化
20.校风
21.教学大纲
22.学习诊断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3.情境化了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
24.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5.简述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26.针对学生的不同气质特点,教师应如何进行教育?
27.简述德育的基本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8.简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29.试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2013年教师资格通用版保过班辅导震撼上线!八折优惠! 2013各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情境教育学由三个维度组成,即情境线索、理论线索和技术操作线索。
2.【B】考察学校出现的社会阶段。
3.【C】考察教育目的的含义。
4.【A】教员特色是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它处于核心的地位。
5.【C】从字面含义上看,这属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的表现。。
6.【D】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发挥学生的动性。
7.【A】记忆考察题,在我国,孔子最早实施分科教学。
8.【A】考察发展的含义。
9.【B】知识学习的过程可分为选择、领会、保持、应用四个阶段、其中选择时第一个阶段。
10.【D】素质教育的问题,是基础教育的核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ABCD】教育从成分上分析,含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
12.【ABCD】考察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
13.【ABC】考察教师的能力结构。
14.【ABCDE】考察师生关系的种类。
15.【BCDE】考察我国中小学课程的要素与成分。
16.【ABC】考察人格教育的三种方法。
17.【ACDE】道德修养所包含的内容有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和慎独。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8.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19.个体社会化: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20.校风:一个学校社会气氛,即校风,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种。它是影响学校师生一个极其重要因素。
21.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应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22.学习诊断式:这是教师运用心理诊断技术帮助学生具体找出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指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2013年教师资格通用版保过班辅导震撼上线!八折优惠! 2013各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3.答:1.加强了教材的教学法功能;2.帮助任课教师克服缺少中学教育经验的局限;3.引起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型的变化;4.引导教学内容的更新。
24.答: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四种:
(1)遗传。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生物特点,也就是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条件。(2)环境。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3)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包括自身的态度和所付出的精力。
25.答:(一)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共鸣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理性的教师权威,不仅有助于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
(三)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教师要有明确的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学业程度的教学目标,并使教学目标成为学生的需要。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以鼓励学生不断获取学业成就,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建立教室常规;教室常规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有预防的作用。
26.答:首先,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橇,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其次,教师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特点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第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最后,还应当指出,教师本人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对于搞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7.答:(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2)疏导原则。(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8.答:(1)理解学生。
①心胸豁达;心胸豁达所含的第一个品质是灵活性。
②敏感性;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对他在人际关系即社交关系中出现的变化,能够及时作出情绪反应的能力。
③移情作用;移情作用的心理学意义是在情绪或理智上都处于别人的地位。
④客观性;客观性意指能够就事物本来的面目来看待它,而不受先人之见、偏见或预期的歪曲。它也完全适合于移情的一般范畴。
(2)与学生和谐相处。
①真诚;真诚是指开诚布公,不虚伪行事,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作掩护。
②非权势;教师不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应出于帮助的热情来追求想往的成效。
③积极相待;积极相待是一种真诚的感情,概括别人的表现而向他表露出自己的情感价值和信念。
④交往技能;交往技能是教师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意义的能力。
(3)积极的自我意识。
一个教师如果具有了积极的自我意识,他就有信心,能明确地正视自己,他可能使已具有的教育技术得到积极的发挥。
(4)教育的期待。
教育期待,是教师对学生发展的热切盼望,是教师职业情感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习潜力的推测,二是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29.答:(1)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方面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青少年的整个生活。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失控,都会导致整个教育在空问和时间上出现断层,使对青少年的各种教育无法有机地衔接起来,使青少年在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放任自流,失去控制,从而为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乘机渗入供了机会。因此。搞好上述三种教育的衔接和协调,是整体化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2)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之间,除了在时空上不能出现断层外,还有一个在方向上能否保持一致的问题。
(3)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不仅在时空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也有各自的特点。它们之间很难互相代替,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协调一致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