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第八章 教学(下)
【评价目标】
1、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懂得怎么样备好课与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2、了解教育史上有影响几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3、理解教学策略的特征与类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一)钻研教材
(二)了解学生
(三)制定教学方案
1、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
2、课题或单元计划;
3、课时教学方案(课案、教案)
二、上课(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
指依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根据教学任务分为:新授课和巩固课
根据一节课完成任务的类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一般结构
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二)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要求:
1、内容符合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要求;
2、分量适当、难易适度;
3、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4、及时批改和讲评作业。
四、课外辅导(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习困难学生的帮辅)
五、学生成绩考查与评定
(一)测验与目标
(二)试题类型(供答型和选答型)
(三)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四)评价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一、个别教学制
二、班级授课制
又称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以固定班级为组织,把一定数量的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级,由教师根据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分科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产生与发展:
最早萌芽于是16世纪的西欧,兴起于乌克兰兄弟会学校,经过夸美纽斯的理论升华,初步形成了班级授课制;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采用。
(二)主要优缺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4、不足: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分组教学制。
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学生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也属集体教学的一种。
(一)分组教学制的主要类型
1、外部分组(打破传统年龄分班,按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分班教学)
2、内部分组(在传统的按年龄编排的班级中,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教学)
(二)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
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一)设计教学法(美国杜威首创)
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兴趣,自行组成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单元。
(二)道尔顿制
1920年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赛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
第三节 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一)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解
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即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技术,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及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一)内容型策略(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的策略)
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具体讲,有两条途径:(1)结构化策略(2)问题化策略
(二)形式型策略(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三)方法型策略(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
(四)综合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