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1、羊水栓塞时,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有羊水成分
B.微血管内透明血栓
C.肺泡腔内有角化上皮和胎粪小体等
D.肺水肿和出血
E.肺透明膜形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临床表现:典型临床经过可分为三个阶段。
(1)休克:可因肺动脉高压引起心力衰竭及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或由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开始时产妇出现烦躁不安、寒战、恶心、呕吐、气急等先兆症状;继而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肺底部出现湿哕音,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
(2)DIC引起的出血:患者渡过第一阶段,继之发生难以控制的全身广泛性出血,大量阴道流血、切口渗血、全身皮肤粘膜出血、血尿甚至出现消化道大出血。产妇可因出血性休克死亡。
(3)急性肾功能衰竭:羊水栓塞后期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和尿毒症的表现。主要由于循环衰竭引起的肾缺血及DIC前期形成的血栓堵塞肾内小血管,引起肾脏缺血、缺氧,导致肾脏器质性损害。
2.诊断根据分娩或钳刮时出现的上述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应立即进行抢救。在抢救时抽取下腔静脉血,镜检有无羊水成分作为羊水栓塞确诊的依据。同时可做如下检查:床旁胸部X线摄片,床旁心电图,凝血因子缺乏检查(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出血时间测定)及凝血功能检查。若患者死亡应行尸检。可见肺水肿,肺泡出血;心内血可查见羊水中有形物质,肺小动脉或细血管中有羊水成分栓塞;子宫或阔韧带血管内可查见羊水有形物质。
2、脂肪栓塞病人死亡原因常见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A.急性右心衰竭
B.急性左心衰竭
C.肾功能衰竭
D.脑出血
E.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脂肪组织受损时,脂肪栓子从静脉入右心,再到肺。脂肪栓塞的后果,取决于栓塞部位及脂肪数量的多少。若大量脂滴进入肺循环,使75%的肺循环面积受阻时,可因窒息和急性右心衰竭。
3、下列哪种情况不易发生气体栓塞:
A.颈部外伤和手术
B.胸部外伤和手术
C.锁骨下静脉外伤
D.胎盘早期剥离
E.大隐静脉插管输液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胎盘早期剥离时,由于子宫收缩,宫内压增高,使得空气受压进入血管,引起栓塞,而输液时,仅有可能有少量气体进入静脉,且多溶解在血液里,不宜发生气体栓塞。且输液管有个圆的过滤膜,阻挡空气的进入,仅有可能有少量气体进入静脉,且多溶解在血液里,不宜发生气体栓塞。
而ABC3个都是靠近胸腔的血管,胸膜腔为负压,使得血管压力减低,空气容易进入血管
4、肺动脉栓塞引起猝死的原因不包括哪一项:
A.肺动脉痉挛
B.支气管动脉痉挛
C.支气管痉挛
D.肺出血性梗死
E.心冠状动脉痉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肺动脉栓塞时,重者肺循环阻力突然增加,肺动脉压突然升高,心脏排血量急骤下降,患者出现休克、脑血管和冠状血管供血不足,导致晕厥,甚致死亡。
肺梗死时
1.肺缺血区呈实变阴影,边界不清,多在后基底段,常累及1-2个肺段,体积可缩小。
2.实变区呈楔状或锥形阴影,底部与胸膜相连,尖端指向肺门。密度均匀,空洞罕见,大小约3-10cm.
3.病变1-3周后可吸收,残留索条影,胸膜局限性肥厚、皱缩及粘连。
4.可有少量胸腔积液。
5、肺动脉及其分枝栓塞的栓子来源于:
A.二尖瓣的疣状血栓
B.主动脉瓣的赘生物
C.体静脉和右心房的血栓
D.动脉及左心房的血栓
E.左心室附壁血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下肢的血栓沿静脉回流,经髂总静脉进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右心室,通过肺动脉瓣进入肺循环,最终停在某个肺小动脉里(管径越来越小,栓子流动到其中某处就被卡住了)
左室的血栓脱落后,经主动脉瓣进入升主动脉,然会可能会进入颈总动脉(进入脑部发生脑栓塞)、头臂动脉(发生上肢的栓塞)、进入胸主动脉,然后是腹主动脉(发生内脏栓塞,如脾、肾、肠)
【该题针对“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6、血液循环中血栓随血流运行发生相应的血管阻塞的过程称之为:
A.梗死
B.血栓形成
C.血栓运行
D.血栓栓塞
E.栓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互相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沿血流运行方向阻塞相应血管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如果栓子为血栓栓子,这个过程则称为血栓栓塞。
二者的区别在于:血栓栓塞强调血栓沿血流运行方向阻塞相应血管管腔的过程,血栓形成强调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7、下列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
A.血小板数量增多
B.心血管内膜损伤
C.血流缓慢
D.癌细胞崩解产物
E.纤维蛋白溶解酶增多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纤维蛋白溶解酶,即能降解纤维蛋白,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它增多的话,血栓就很少形成。故选E
8、手术后好发血栓的部位是:
A.门静脉
B.颈静脉
C.肾动脉
D.冠状动脉
E.下肢静脉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选E。教材中有如下描述: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部分为下肢静脉,占静脉血栓的90%。(注:主要原因是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该题针对“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9、白色血栓形成的主要成分是:
A.纤维素
B.中性粒细胞
C.血小板
D.单核细胞
E.红细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确切的说是A+C,本题题干问“主要成分是”,故只选C。
白色血栓(palethrombus)发生于血流较速的部位(如动脉、心室)或血栓形成时血流较速的时期〔如静脉混合性血栓的起始部,即延续性血栓(propagatingthrombus)的头部〕。镜下,白色血栓主要由许多聚集呈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构成,其表面有许多中性白细胞粘附,形成白细胞边层,推测是由于纤维素崩解产物的趋化作用吸引而来。血小板小梁之间由于被激活的凝血因子的作用而形成网状的纤维素,其网眼内含有少量红细胞。肉眼观呈灰白色,表面粗糙有波纹,质硬,与血管壁紧连。
10、DIC时微血管内的血栓称之为:
A.白色血栓
B.混合血栓
C.附壁血栓
D.透明血栓
E.红色血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白色血栓(palethrombus)发生于血流较速的部位(如动脉、心室)或血栓形成时血流较速的时期〔如静脉混合性血栓的起始部,即延续性血栓(propagatingthrombus)的头部〕。镜下,白色血栓主要由许多聚集呈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构成,其表面有许多中性白细胞粘附,形成白细胞边层,推测是由于纤维素崩解产物的趋化作用吸引而来。血小板小梁之间由于被激活的凝血因子的作用而形成网状的纤维素,其网眼内含有少量红细胞。肉眼观呈灰白色,表面粗糙有波纹,质硬,与血管壁紧连。
2.红色血栓(redthrombus)发生在血流极度缓慢甚或停止之后,其形成过程与血管外凝血过程相同。因此,红色血栓见于混合血栓逐渐增大阻塞管腔,局部血流停止后,往往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镜下,在纤维素网眼内充满如正常血液分布的血细胞。肉眼观呈暗红色。新鲜的红色血栓湿润,有一定的弹性,陈旧的红色血栓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燥,易碎,失去弹性,并易于脱落造成栓塞。
3.混合血栓(mixedthrombus)静脉的延续性血栓的主要部分(体部),呈红色与白色条纹层层相间,即是混合性血栓。其形成过程是:以血小板小梁为主的血栓不断增长以致其下游血流形成漩涡,从而再生成另一个以血小板为主的血栓,在两者之间的血液乃发生凝固,成为以红细胞为主的血栓。如是交替进行,乃成混合性血栓(图3-5)。在二尖瓣狭窄和心房纤维颤动时,在左心房可形成球形血栓;这种血栓和动脉瘤内的血栓均可见到灰白色和红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称为层状血栓,也是混合性血栓。
4.透明血栓(hyalinethrombus)这种血栓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故又称微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