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心理咨询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8年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沟通与人际关系

环球网校·2018-04-11 14:52:33浏览222 收藏22
摘要 环球网校心理咨询师频道为您提供 "2018年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沟通与人际关系”,请心理咨询师考生认真阅读下文。

最新资讯:各省市2018年上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报名时间汇总

一、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大众沟通也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中介的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七个要素构成。

(1)信息源:在人际沟通中,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

(2)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点和情感。

(3)通道:是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际沟通是以试听交流为主的沟通。

(4)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另一方。

(5)反馈:是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在沟通中,双方都不断地把信息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回送过程叫反馈。

(6)障碍。

(7)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沟通的背景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

(三)沟通的主要功能

沟通的主要功能主要体现在:

(1)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2)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沟通能协调群体内的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1)人际沟通按组织系统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人际沟通按信息流动方向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及平行沟通;

(3)人际沟通按信息源与接受者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分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两种基本的语词沟通形式: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5)根据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的清楚程度可分为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五)沟通网络

人际沟通往往有群体背景。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沟通模式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

在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的结构成为正式沟通网络。正式沟通网络一般有五种形式,即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

比较沟通网络的沟通质量的常用指标有:信息传递速度、准确度、接受者接受的信息量及其满意度。

2.非正式沟通网络

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三种典型形式:流言式、集束式和偶然式。信息通过非正式沟通网络传播时速度快且影响大;但信息通过非正式沟通网络传播时,容易出现失真和歪曲。

二、身体语言沟通

身体语言是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妆饰、人际距离等。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1.目光

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的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人的情绪变化会反映在瞳孔的变化上。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以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信息。面部表情可表现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积极与消极、强烈与轻微等情感,它可控、易变、效果较为明显。面部表情是人们运用较多的身体语言形式之一。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目光与面部表情是一致的,均与其内在心态对应。但在特殊情况下,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会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

(二)身体运动与触摸

1.身体运动

身体运动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身体语言。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

2.触摸

触摸式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在日常生活中,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

(三)姿势与妆饰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身体语言。通过姿势传递信息也是常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

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

(四)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了4种人际距离的概念:

(1)公众距离(12——25英尺):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此时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2)社交距离(4——12英尺):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

(3)个人距离(1.5——4英尺):朋友间交往的距离;

(4)亲密距离(0——18应酬):亲人、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距离。

三、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包括: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于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涉及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2)情感探索阶段:此阶段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3)情感交流阶段: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4)稳定交往阶段。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时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展示给他人。奥特曼等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分为四个水平。第一是情感爱好方面;第二是态度方面;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人际关系状况;第四是隐私方面。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五)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心理学家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其主要观点是:

(1)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2)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

(3)对于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这样,三种基本需要再加上主动与被动满足方式,就构成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主动包容式、被动包容式、主动支配式、被动支配式、主动情感式、被动情感式。

(4)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

四、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定义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二)影响吸引的因素

1.熟悉与紧邻

熟悉与紧邻两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中等频率的交往,人们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2.相似与互补

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包括:

(1)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

(2)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

(3)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

(4)年龄、经验的相似。

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

互补可以看作是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以下三种互补关系会增加吸引和喜欢:

(1)需要的互补;

(2)社会角色和职业的互补;

(3)某些人格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

3.外貌

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貌容易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

4.才能

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

5.人格品质

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见下表。

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人格品质

五、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动的定义

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互动是一个过程,是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组成的。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领域,它在结构上更强调角色互动。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

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

1.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标,必须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其基本条件是:

(1)目标的一致;

(2)共识与规范;

(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2.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其基本条件是:

(1)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并且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争夺中可能有零和冲突(一方赢,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的结局;

(3)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3.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了一种解释竞争与合作行为的理论——目标手段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目标和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和手段之间如果存在相关依赖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