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相关推荐:2019执业药师考试各科目课后练习汇总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第一章
第1章中药与方剂
一、最佳选择题
1、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是
A、君药
B、臣药
C、佐助药
D、使药
E、佐制药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法范畴的是
A、消导食积
B、消痞化积
C、通导大便
D、消痰利水
E、消疮散痈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
A、透达膜原
B、消导食积
C、和解少阳
D、调和寒热
E、疏肝和胃
4、针对兼证或兼有疾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称
A、佐助药
B、佐制药
C、使药
D、君药
E、臣药
5、针对主证主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称
A、佐制药
B、佐助药
C、臣药
D、君药
E、使药
6、能协调诸药、调和药味的是
A、佐助药
B、君药
C、佐制药
D、调和药
E、引经药
7、记载药方11000余首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本草经集注》
D、《证类本草》
E、《新修本草》
8、明代本草代表作是
A、《图经本草》
B、《新修本草》
C、《本经》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9、《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是
A、陶弘景
B、李时珍
C、唐慎微
D、张景岳
E、赵学敏
10、《本草纲目拾遗》的朝代为
A、明朝
B、宋代
C、清代
D、元朝
E、唐朝
11、《新修本草》是哪个时期的代表作
A、魏朝
B、汉朝
C、隋唐朝
D、宋朝
E、元朝
12、《本草经集注》是哪个朝代的代表作
A、隋朝
B、唐朝
C、宋元时期
D、魏晋南北朝
E、汉朝
13、当代本草代表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中华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14、苏敬等人编撰的是
A、《证类本草》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纲目拾遗》
E、《新修本草》
15、所载730种药物,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的是
A、《新修本草》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纲目拾遗》
E、《本草经集注》
16、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本草经集注》
D、《本草纲目拾遗》
E、《证类本草》
17、成书于宋代,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是
A、《证类本草》
B、《中华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18、不属于对应津液辨证的功效是
A、化痰
B、补气
C、利水
D、生津
E、保津
19、属于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是
A、温中散寒
B、涩精止遗
C、和解少阳
D、补气生津
E、清气分热
20、天花粉降血糖属于
A、对病证功效
B、对现代病症功效
C、对症功效
D、脏腑辨证功效
E、对因功效
二、配伍选择题
1、A.药味加减的变化
B.药量增减的变化
C.剂型更换的变化
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
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
<1> 、由四逆汤化裁为通脉四逆汤属于
A B C D E
<2> 、由麻黄汤化裁为三拗汤属于
A B C D E
2、A.治疗主证的药
B.治疗主病的药
C.助君药治兼证的药
D.调和诸药的作用
E.消除君药毒性的药
<1> 、使药的含义之一是
A B C D E
<2> 、臣药的含义之一是
A B C D E
3、A.佐助药
B.佐制药
C.使药
D.君药
E.臣药
<1> 、针对兼证或对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称
A B C D E
<2> 、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称
A B C D E
4、A.《本草纲目》
B.《本草纲目拾遗》
C.《新修本草》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经集注》
<1> 、载药921种的是
A B C D E
<2> 、载药1746种的是
A B C D E
<3> 、载药730种的是
A B C D E
<4> 、载药850种的是
A B C D E
5、A.可称为作用机制或偏性所在
B.论述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所显现的效用
C.依据功效主治论述其在临床的适应范围
D.论述其在临床治疗中所显现的效用与适应范围
E.依据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论述其在临床的具体应用
<1> 、性能特点
A B C D E
<2> 、功效主治
A B C D E
<3> 、配伍应用
A B C D E
6、A.凉血解毒
B.补中温中
C.活血行气
D.散太阳经风寒
E.敛疮生肌
<1> 、属于卫气营血辩证的是
A B C D E
<2> 、属于气血津液辩证的是
A B C D E
<3> 、属于三焦辩证的是
A B C D E
<4> 、属于经络辩证的功效是
A B C D E
7、A.相杀
B.相恶
C.相使
D.相畏
E.相须
<1> 、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的配伍是
A B C D E
<2> 、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的配伍是
A B C D E
8、A.相反
B.相使
C.相恶
D.相杀
E.相须
<1> 、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避免的配伍是
A B C D E
<2> 、临床用药时原则上应绝对禁止的配伍是
A B C D E
9、A.相畏
B.相杀
C.相须
D.相反
E.相恶
<1> 、附子配干姜属
A B C D E
<2> 、石膏配知母属
A B C D E
<3> 、人参配莱菔子属
A B C D E
10、A.纠性
B.减效
C.增效
D.增毒
E.减毒
<1> 、相须相使表示
A B C D E
<2> 、相畏相杀表示
A B C D E
<3> 、相恶表示
A B C D E
11、A.病位在表,病势上逆类病证
B.病位在上,病势上逆类病证
C.病位在上,病势下陷类病证
D.病位在里,病势下陷类病证
E.病位在下,病势上逆类病证
<1> 、宜用升浮性药的病证是
A B C D E
<2> 、宜用沉降性药的病证是
A B C D E
12、A.温中止呕
B.发散风热
C.利水渗湿
D.补气助阳
E.发散风寒
<1> 、辛凉的药如薄荷、菊花,多能
A B C D E
<2> 、辛温的药如麻黄、紫苏,多能
A B C D E
13、A.肺经
B.肝经
C.肾经
D.脾经
E.心经
<1> 、黄芩、桑白皮归
A B C D E
<2> 、龙胆草、夏枯草归
A B C D E
14、A.四气
B.归经
C.五味
D.有毒无毒
E.升降浮沉
<1> 、依据病势选药的药性是
A B C D E
<2> 、依据病位选药的药性是
A B C D E
<3> 、依据病性选药的药性是
A B C D E
15、A.病位在上,病势下陷类病证
B.病位在上,病势上逆类病证
C.病位在表,病势在内类病证
D.病位在里,病势下陷类病证
E.病位在里,病势上逆类病证
<1> 、宜用升浮类药治疗的是
A B C D E
<2> 、宜用沉降类药治疗的是
A B C D E
16、A.辛
B.苦
C.酸
D.咸
E.甘
<1> 、能补虚和中的味是
A B C D E
<2> 、能行气活血的味是
A B C D E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理中丸与人参汤,两方组成与用量(干姜、白术、人参、甘草各三两)完全相同,前者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大,治中焦虚寒,脘腹疼痛,自利不渴,或病后喜睡等;后者为汤剂,主治中上二焦虚寒之胸痹,症见心胸痞闷,气从胁下上逆抢心、四肢不温等。
<1> 、以上这段话体现的是
A、药味加减的变化
B、药量增减的变化
C、剂型更换的变化
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
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
<2> 、关于理中丸和人参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理中丸适用于虚寒较轻,病势较缓的病情
B、理中丸适用于虚寒较重,病势较缓的病情
C、人参汤适用于虚寒较重,病势较急的病情
D、人参汤治疗效果较为迅速
E、理中丸和人参汤都可用于治疗中焦病症
2、《伤寒论.太阳病》篇的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等。
<1> 、麻黄汤中的苦杏仁,其苦微温而润降,略兼宣肺,功能降肺气以助麻黄平喘,散风寒以助麻、桂解表,此为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E、引经药
<2> 、麻黄汤中的炙甘草,其甘温,功能调和诸药,其为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E、助药
3、中药的功效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临床实践推导而得,故其表述用语也基本上与中医的治疗学或辨证学等相呼应。包括按中医辨证学分类和按中医治疗学分类。
<1> 、按中医治疗学分类,属于祛邪功效的是
A、排石
B、止痛
C、杀虫
D、降血脂
E、截疟
<2> 、按中医辨证学分类,属于八纲辨证的功效是
A、解毒
B、温里
C、利水
D、生津
E、开胃
<3> 、按中医治疗学分类,属于对病证功效的是
A、平喘
B、止痛
C、开窍
D、利胆退黄
E、涩肠止泻
4、某女,年过而立,脚气红肿疼痛数日,当日又不慎被开水烫伤手背,可嘱患者每日外用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獾油,按其使用说明涂抹手背的烫伤处;再取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按其使用说明涂搽脚气。
<1> 、以上中成药的配伍所体现的是
A、功似配伍
B、功异配伍
C、相须配伍
D、相使配伍
E、相畏配伍
<2> 、以上所体现的配伍的基本含义是
A、两个或两个以上功效相异的中成药同用,以适应复杂病情的用药方法
B、两个或两个以上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以增强药效的用药方法
C、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
D、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
E、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5、物之能害人即为毒,这是狭义的毒,似指今之药物不良反应。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比如有品种的混乱、用量过大、炮制失度等等。
<1> 、将砒制备成酒剂使用,结果导致患者死亡。导致此结果的原因是
A、用量过大
B、误服毒药
C、剂型失宜
D、管理不善
E、配伍不当
<2> 、在调剂药物时,将砒石当花蕊石发给病人,造成中毒身亡。导致此结果的原因是
A、用量过大
B、误服毒药
C、剂型失宜
D、管理不善
E、配伍不当
四、多项选择题
1、使药所包含的内容是
A、引经药
B、佐助药
C、调和药
D、佐制药
E、反佐药
2、下列属于君臣佐使中佐药的意义的是
A、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或主病的药物
B、消除或减缓君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
C、针对兼证或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D、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E、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3、以下属于方剂组成变化的是
A、给药途径变化
B、药味加减变化
C、病患的不同
D、药量加减变化
E、剂型更换变化
4、下列关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载药1746种
B、宋金元朝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C、作者赵学敏
D、作者唐慎微
E、载药659种
5、下列关于《神农本草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为本草学发展奠定基础
B、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C、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D、载药365种
E、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6、按照中医治疗学,功效可分为
A、对证功效
B、对因功效
C、对症功效
D、对气血津液辨证功效
E、对现代病症功效
7、对症功效包括
A、止痛
B、止咳
C、散寒
D、止泻
E、止汗
8、中药配伍的目的有
A、矫正不良气味
B、增强治疗效能
C、减少不良反应
D、扩大治疗范围
E、适应复杂病情
9、以下七情配伍中若按协同与颉颃论,表示颉颃是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10、下列配伍中属于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的是
A、乌头配半夏
B、石膏配知母
C、麻黄配桂枝
D、甘草配甘遂
E、人参配莱菔子
11、下列配伍中属于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的是
A、乌头配半夏
B、石膏配知母
C、麻黄配桂枝
D、甘草配甘遂
E、人参配莱菔子
12、指出下面不正确的是
A、黄连味苦
B、蜂蜜味甘
C、生姜味辛
D、芒硝味酸
E、乌梅味咸
13、属于温热药所示的效应是
A、温经通络
B、凉血解毒
C、温里散寒
D、回阳救逆
E、补火助阳
14、中药的药性理论,主要包括
A、四气
B、五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E、有毒无毒
15、寒凉药作用有
A、凉血
B、解毒
C、通阳
D、泻火
E、温经
16、使用有毒中药应当注意的事项有
A、用量适当
B、识别过敏者
C、用药合理
D、归经多少
E、采制严格
17、下面关于归经的表述方法哪些是正确的
A、归心包经
B、归三焦经
C、入少阴心经
D、入厥阴肺经
E、入阳明肺经
18、关于气和味配合原则,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并非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
B、气味相异,功能不同
C、一药中味只能有一,而气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更多
D、味越多,其作用并非越广泛
E、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
19、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
A、个体差异
B、配伍不当
C、剂型失宜
D、辨证不准
E、离经悖法
20、归经的理论基础有
A、药物疗效
B、脏象学说
C、阴阳学说
D、经络学说
E、药物特性
答案部分
一、最佳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其用量也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对成方加减时,不可减去君药,否则就是另行组方了。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由于消法治疗的病证较多,病因也各不相同,所以消法又分消导食积、消痞化癥、消痰祛水、消疳杀虫、消疮散痈等。C选项属于下法。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它既不同于汗、吐、下三法的专事攻邪,又不同于补法的专事扶正。和法的范围较广,分类也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凡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皆可投用和法,以祛除寒热,调其偏胜,扶其不足,使病去人安。B项“消导食积”属消法范畴,不属于和法。因此本题答案选B。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或主病的药物;二是针对兼证或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驱邪。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草纲目》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他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以毕生精力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整理。前后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并进行长期的实地考察和亲身实践,终于在公元1578年(明万历六年)完成这一巨著。全书共52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绘药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草纲目》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他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以毕生精力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整理。前后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并进行长期的实地考察和亲身实践,终于在公元1578年(明万历六年)完成这一巨著。全书共52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绘药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其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及药性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发挥;各论按自然属性分列为16部共60类,每药按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纲举目张,成为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在广泛收集民间用药和注意研究外来药的基础上撰成此书。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该书是在普查全国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责力)领衔,苏敬等21人共同编撰而成。书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850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本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公元1546年问世的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该书无论在内容和编写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并很快流传于海内外,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1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草经集注》
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
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为当代本草代表作。该书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0多个单位500余名老师历时10年共同编纂的划时代巨著。
1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该书是在普查全国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勣领衔、苏敬等21人共同编撰而成。书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850种。
1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草经集注》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在序例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草经集注》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在序例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1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作者唐慎微,以掌禹锡的《嘉祐本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为基础,并收集转录了大量宋以前各代名医对本草的真知灼见、经史传记和佛书道藏中有关本草的论述,以及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和单方,撰成此书。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宋元丰五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宋大观二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气血津液辨证的气、血、津液病证辨证相对应。如对应气病辨证的有补气、行气、降气、敛气等;对应血病辨证的有养血、活血、止血、和血、摄血等,对应津液辨证的有生津、保津、化痰、涤痰、化饮、逐饮、利水、逐水等。
1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病辨证相对应。如疏散风热、清气分热、清营分热、透营转气、清营凉血、凉血解毒、散血解毒等。
2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对现代病症功效:是指某些中药对现代医学所描述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肿瘤等病症有明显的疗效,而使用传统功效术语又难于表达清楚,权借现代药理学术语来表达,如夏枯草降血压,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等。
二、配伍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通脉四逆汤是四逆汤酌增附子、干姜用量化裁而成,属于药量增减的变化。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三拗汤,即麻黄汤去桂枝。此方虽仍以麻黄为君,但无桂枝的配合,故发汗力弱;且配以苦杏仁为臣,故其就由原来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而主治外感风寒表实剂,转化为能宣肺散寒、止咳平喘而主治风寒犯肺之咳喘的基础方了。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或主病的药物;二是针对兼证或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驱邪。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草纲目拾遗》
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在广泛收集民间用药和注意研究外来药的基础上撰成此书。初稿成于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定稿于公元1803年(清嘉庆八年)。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同时,对《本草纲目》略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的加以订正,不但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作者唐慎微,以掌禹锡的《嘉祐本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为基础,并收集转录了大量宋以前各代名医对本草的真知灼见、经史传记和佛书道藏中有关本草的论述,以及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和单方,撰成此书。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宋元丰五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宋大观二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草经集注》
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在序例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该书是在普查全国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责力)领衔,苏敬等21人共同编撰而成。书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850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本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公元1546年问世的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该书无论在内容和编写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并很快流传于海内外,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性能特点是论述其在性(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方面所显现的特点,也可称为作用机制或偏性所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功效主治是论述其在临床治疗中所显现的效用与适应范围。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配伍应用是依据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论述其在临床的具体应用。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病辨证相对应。如疏散风热、清气分热、清营分热、透营转气、清营凉血、凉血解毒、散血解毒等。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气血津液辨证的气、血、津液病证辨证相对应。如对应气病辨证的有补气、行气、降气、敛气等;对应血病辨证的有养血、活血、止血、和血、摄血等;对应津液辨证的有生津、保津、化痰、涤痰、化饮、逐饮、利水、逐水等。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针对三焦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三焦辨证相对应。如宣化上焦湿浊、芳化中焦湿浊、清中焦湿热、清利下焦湿热、补中气、温中散寒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经络辨证或六经辨证的各经病证相对应。如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散少阴经风寒、降厥阴经上逆之寒气等。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七情配伍关系中,属于相杀配伍。注意与相畏区别开。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则属于相畏。
8、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示颉颃。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附子配干姜能显著增强回阳救逆之效,石膏配知母能显著增强清热泻火之力,故均属相须配伍关系。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行气作用能降低或者削弱人参的补气功效,故属相恶。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附子配干姜能显著增强回阳救逆之效,石膏配知母能显著增强清热泻火之力,故均属相须配伍关系。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行气作用能降低或者削弱人参的补气功效,故属相恶。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附子配干姜能显著增强回阳救逆之效,石膏配知母能显著增强清热泻火之力,故均属相须配伍关系。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行气作用能降低或者削弱人参的补气功效,故属相恶。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6项。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示颉颃。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6项。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示颉颃。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6项。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示颉颃。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顺其病位选择用药:一般说,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
逆其病势选择用药:一般说,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
【正确答案】 E
12、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一为气味相同,功能相近。辛温的药多能发散风寒,如麻黄、紫苏等;辛凉的药多能发散风热,如薄荷、菊花等;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如黄芩、黄连等;甘温的药多能补气或助阳,如黄芪、锁阳等。
13、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热证有肺热、肝热等不同,治肺热咳喘,即选归肺经而善清肺热的黄芩、桑白皮等;治肝热或肝火证,即选归肝经而善清肝火的龙胆草、夏枯草等。
1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这种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也就是说,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1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临床用药要求顺其病位,逆其病势给药,升浮性的药要求就是病位在上、在表,病势下陷类病证。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临床用药要求顺其病位,逆其病势给药,沉降性的药要求就是病位在下、在里,病势上逆类病证。
1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如治表证的荆芥、薄荷,治气滞的香附,治血瘀的川芎等,都具有辛味。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同一方剂,由于配制的剂型不同,其作用也就不同。理中丸与人参汤,两方组成与用量(干姜、白术、人参、甘草各三两)完全相同,但是功效不同,就是因为一个是丸剂,一个是汤剂。因此答案是C。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虚寒较轻,病势较缓,取丸(理中丸)以缓治;后者虚寒较重,病势较急,取汤(人参汤)以速治。
2、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佐药为苦杏仁,其苦微温而润降,略兼宣肺,功能降肺气以助麻黄平喘,散风寒以助麻、桂解表。使药为炙甘草,其甘温,功能调和诸药。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属于祛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等。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如对应表里辨证的有解表、发表、温里、攻里等;对应寒热辨证的有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等;对应虚实辨证的有补虚、泻实等;对应阴阳辨证的有补阴、滋阴、敛阴、补阳、助阳、温阳、回阳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对病证功效:是指某些中药对疟疾、赘疣、痹证、鼻渊、黄疸、肺痈、绦虫证等病证,具有明显优于他药的疗效,如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绦虫等。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功异配伍即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功效相异的中成药同用,以适应复杂病情的用药方法。如同为内服的如某男,年过不惑,既溏泻、脱肛,又阳瘘、肢冷,证属中气下陷兼肾阳虚,可将补中益气丸与金匮肾气丸同用,以收补气升阳与温助肾阳之效。又如某女,年过天命,既面色萎黄、乏力多汗,又带下黄臭,证属气血双亏兼湿热下注,可将八珍益母颗粒与白带丸同用,以收补气养血、清热燥湿止带之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功异配伍即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功效相异的中成药同用,以适应复杂病情的用药方法。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剂型失宜:有些药物在服用时对剂型有一定要求,违则中毒。如砒石不能作酒剂,违之则毙命。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有些单位对剧毒药管理不善,造成药物混杂,或错发毒药,遂致中毒。如有人在调剂时,误将砒石当花蕊石等发给病人,造成中毒身亡。
四、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
2、
【正确答案】 BDE
【答案解析】 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3、
【正确答案】 BDE
【答案解析】 方剂的组成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1.药味加减变化;2.药量加减变化;3.剂型更换变化。
4、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作者唐慎微,以掌禹锡的《嘉祐本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为基础,并收集转录了大量宋以前各代名医对本草的真知灼见、经史传记和佛书道藏中有关本草的论述,以及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和单方,撰成此书。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宋元丰五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宋大观二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5、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该书虽假托传说中的神农而作,但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补充和完善。其成书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公元2世纪(东汉末年)。原书已佚,现存各种版本均系后人考订、整理、辑复而成。其序例部分简要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各论载药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所记功用大多朴实有验。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本组考查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功效分类有依据中医辨证学进行分类的方法,也有按中医治疗学进行分类的。依据中医辨证学分类,主要有针对八纲、脏腑、经络与六经、气血津液、卫气营血、三焦、病因等辨证方法进行分类;按照中医治疗学,可将功效分为对因功效、对病证功效、对症功效、对现代病症功效等几个方面。故上述除D外,其余全部属于中医治疗学功效。
7、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对症功效:是指某些中药能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或某种症状,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防止病情恶化,如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
8、
【正确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中药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矫正不良气味是中药炮制的目的。
9、
【正确答案】 CDE
【答案解析】 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示颉颃。
10、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麻黄配桂枝增强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无汗的效果。
11、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
12、
【正确答案】 DE
【答案解析】 五味,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如黄连味苦、蜂蜜味甘、生姜味辛、乌梅味酸、芒硝味咸等。
13、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属于温热药物所示效应;而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则属于寒凉性药物所示效应。
14、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所谓中药性能,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就叫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15、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凡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16、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1.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切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2.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药各个环节,杜绝伪劣品。
3.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
4.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17、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三焦经等;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入少阴、入太阴、入厥阴、入少阳、入太阳、入阳明;有时也将上述二法合并表述,如入少阴心经、入厥阴肝经等。
18、
【正确答案】 BE
【答案解析】 气与味配合的原则有二: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更多。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19、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品种混乱;2.误服毒药;3.用量过大;4.炮制失度;5.剂型失宜;6.疗程过长;7.配伍不当;8.管理不善;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11.离经悖法。
20、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归经的理论基础:1.脏象学说;2.经络学说。
目前2019年执业药师报名时间暂未公布,环球网校为广大考生提供“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使用该服务后即可免费收到各省2019年各省执业药师考试报名时间等考试信息。点击下面的按钮即可免费下载其他执业药师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