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第19章

环球网校·2016-09-20 14:18:28浏览191 收藏19
摘要   【摘要】2016年经济师考试将于11月5日进行,环球网校为帮助大家备考特分享了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第19章供大家备考使用,更多复习资料请关注环球网校经济师考试频道,网校会及时更新考试

  【摘要】2016年经济师考试将于11月5日进行,环球网校为帮助大家备考特分享了“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第19章”供大家备考使用,更多复习资料请关注环球网校经济师考试频道,网校会及时更新考试资讯……

       相关推荐: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章节考点汇总 

  第十九章 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1.统计调查的概念和作用

  A.统计调查:

  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过程。

  B,统计调查包括: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和搜集第二手统计数据两种。

  ①第一手统计数据(即原始统计数据或初级统计数据)

  从各个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统计数据,这些个体数据需要通过汇总、整理,形成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数据。

  统计调查搜集的主要是第一手统计数据。

  ②第二手统计数据

  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

  它包括:始用于其他研究目的,但本次研究仍可利用的资料;为对比分析所利用的历史资料、外地区外部门的资料等。

  2.统计调查的种类(2标准——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和组织方式,是统计调查的重要方面

  (1)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A.全面调查

  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

  例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

  B.非全面调查

  对调查对象中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例如:对一定数量的住户进行调查;抽取一部分商品做检验;抽选一定数量保健院进行调查。

  全面调查需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常常采用非全面调查。

  (2) 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A.连续调查

  是为了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的数量变化,随着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连续地进行调查登记。

  例如,工厂的产品生产,原材料的投人,能源的消耗,人口的出生、死亡等等。

  B.不连续调查

  是间隔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常是一年以上)所作的调查,一般是为了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研究。

  如:生产设备拥有量、耕地面积等等。这些指标的数值在短期内变化不大,不需要连续登记,通常是隔一段时间登记其某时刻或某一天的数量。

  二、统计调查方式

  1.统计调查方式(5种,我国常用):

  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1) 统计报表。

  A.统计报表

  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应用场合),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特点)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统计报表要以原始数据为基础,按统一表式,指标,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报。

  B.统计报表分类(3个分类标准):

  ①按调查对象范围分为: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

  全面统计报表:调查对象中每一个单位都填报。目前大多数统计报表都是全面报表。

  非全面统计报表:调查对象中一部分单位填报。

  ②按报送周期长短分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

  ③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分为:国家的、部门的、地方的统计报表。

  (2) 普查

  1.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

  2.普查特点:

  A.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一般每隔10年或5年进行一次。

  如经济普查每10年2次,逢3、8年份(年份末尾数字3和8)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1次,逢“0”年份进行;

  农业普查每10年1次,逢“6”年份进行,。

  B.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准确性)。

  如: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前四次定为普查年份的7月1日O时,第五次和第六次为普查年份的11月1日O时;

  农业普查的标准时间定为普查年份的1月1日O时。

  C.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因此可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提供基本依据)。

  D.普查的使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

  3.普查应用场合:

  A.普查是适合特定目的、特定对象的一种调查方式,用于了解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B.世界各国一般都定期进行各种普查,以便掌握有关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数据。

  (3)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

  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特点:

  第一,经济性。最显著优点。(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调查工作量小,节省人财物和时间)。

  第二,时效性强。(由于工作量小,调查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提高数据的时效性。可以频繁地进行,弥补普查等全面调查的不足。)

  第三,适应面广。(无论全面调查能否调查的对象,抽样调查都能调查,可以获得更广泛的信息,适用于对各个领域、各种问题的调查;抽样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可以更详细、深入。能获得更全面、更广泛和更深入的数据。)(特别适合全面调查不适合的一些特殊现象的调查,如产品质量检验、农产品实验、医药的临床实验等。)

  第四,准确性高。(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有时比全面调查更高,因抽样调查工作量小,各环节的工作更细致,登记性误差很小;推断误差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的,推断的结果通常是可靠的)。

  3.抽样调查应用场合:抽样调查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

  4.抽样方法有两种:概率和非概率抽样

  A.概率抽样:根据一个已知概率选取被调查者,无须调查人员判断或抽选。是最理想,最科学的方法。

  B,概率抽样的形式:

  一是简单随机抽样,

  二是分层抽样,

  三是整群抽样,

  四是等距抽样又称系统抽样。

  C,非概率抽样,是一种主观非随机方法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

  优点:快速简便,费用较低,不需要任何抽样框

  缺点:为了对总体进行推断,需要对样本的代表性作假定,存在风险。

  主要类型:偶遇,判断,配额,雪球抽样等

  (3) 重点调查

  1.重点调查含义: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在调查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如对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零售物价变化进行调查;对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和资产总额情况进行调查。

  2.重点调查特点:

  A所选择的重点单位虽只是全部单位中的一部分,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

  B能以较少的投入、较快的速度取得某些现象主要标志的基本情况或变动趋势。

  C有一些重点调查已列入定期报表制度。如国家统计局的全国5000家工业企业联网直报制度。

  3.重点调查应用场合:

  适用范围很广,当调查目的只要求了解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不要求掌握全面数据,而调查少数重点单位就能满足需要时,采用重点调查就比较适宜。

  (5) 典型调查:

  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A.典型调查特点:

  具有灵活机动、通过少数典型单位即可取得深人翔实的统计资料的优点。

  典型调查的方法,主要不在于反映现象的总体数量特征,而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的具体情况,即与现象数量有关的社会条件及其相互联系,以便进行深人的统计分析,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B.典型调查受“有意识地选出若干有代表性单位"的主观限制。如果调查者情况熟悉,态度客观,作风良好,可以取得好的效果;反之可能产生较大偏差。必须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

  C.相对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三者都是非全面调查,但抽样调查是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可以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而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单位不是随机抽取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调查结果不能推断总体。

  D.典型调查应用场合(特点或典型调查的主要作用):

  第一,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

  第二,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附加:抽样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抽样方法简介。

  (1)抽样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 总体:在一个统计问题中,通常把所要调查研究的事物或现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 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成员)称为个体。如要研究某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状况,那么这个城市所有家庭的收入状况就是我们的研究总体,而每个家庭的收入状况就是个体。

  * 总体容量:一个总体中所含的个体的数量称为总体容量。

  * 抽样:为了推断总体的某些重要特征,需要从总体中按一定抽样技术抽取若干个体,将这一抽取过程称为抽样。

  * 样本:所抽取的部分个体称为样本。

  * 样本容量:样本中所含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如在研究居民家庭收入时。随机抽取l000户来进行调查,这1000户就是一个样本,样本容量就是1000。

编辑推荐:

2016年经济师考试哪个专业好考?老师教您如何选专业

2016经济师报名网址-经济师报名各省官网汇总

2016年经济师考试答疑精选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本文环球网校小编集中整理“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第19章”供大家参考。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摘要】2016年经济师考试将于11月5日进行,环球网校为帮助大家备考特分享了“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第19章”供大家备考使用,更多复习资料请关注环球网校经济师考试频道,网校会及时更新考试资讯……

       相关推荐: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章节考点汇总 

  (2)抽样方法简介。

  * 在实际应用中,抽样方法主要有两种: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 概率抽样:是根据一个已知的概率选取被调查者,无须调查人员在选样中判断或抽选。

  * 概率抽样特点:概率抽样是最理想、最科学的抽样方法,它能保证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的代表性,而且它能够将调查误差中的抽样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但相对于非概率抽样来说,概率抽样也是花费较大的抽样方法。

  * 概率抽样形式(4种):

  * 一是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形式,它是完全随机地选择样本。要求有一个完美的抽样框,或有总体中每一个个体的详尽名单。

  * 二是分层抽样。分两个步骤:首先将总体分成不同的“层”,然后在每一“层”内进行抽样。分层抽样可防止简单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构成与总体构成不成比例的现象,如样本中的性别比远远高于或低于总体性别比。

  * 三是整群抽样。是将一组被调查者视作一个抽样单位而不是个体的抽样方法。例如,在市场调查的人户调查中,可以对被选作抽样单位的某个大院的每家每户进行调查。

  * 四是等距抽样。又称系统抽样,是在样本框中每隔一定距离抽选一个被调查者。这一方法也比较常用,有时还可与整群抽样法和分层抽样法结合使用。例如,可采用系统抽取选择“群”或个体,也可在某一“层”的范围内进行系统采样。

  * 非概率抽样含义:是用一种主观的(非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

  * 非概率抽样优点:快速简便,费用相对较低;不需要任何抽样框;对探索性研究和调查的设计开发有很大帮助。

  * 非概率抽样缺点:由于不是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来抽取样本,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

  * 非概率抽样主要类型: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

  三、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

  1.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的方法(7种):

  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登记法、电话访问法、网络调查法、试验设计法。

  (1)直接观察法。

  是指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点数和计量,以取得原始数据的过程。

  我国的农产量抽样调查常用这种方法。

  (2)报告法

  是我国统计调查中常用的方法,一般由统计机构将调查表格分发或利用网络传送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则根据填报的要求将填好的调查表发回。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3)采访法

  是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来搜集统计数据,这种方法又分为口头询问法和被调查者自填两种。口头询问法是由调查人员对被调查者逐一采访,当面填答。被调查者自填法,即调查人员把调查表交给被调查者,向被调查者说明填表的要求和方法,并对有关注意事项加以解释,由被调查者按实际情况一一填写,填好后交给调查人员审核并收回。

  (4)登记法

  是由有关的组织机构发出通告,规定当事人在某事发生后到该机构进行登记,填写所需登记的材料。如我国的人口出生和死亡的统计以及流动人口的统计。

  (5)电话访问法

  是调查人员通过电话向被调查者询问、交谈以获得所需资料。该方法在西方国家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调查方法。目前,在国外流行的有中心控制电话访谈法和电脑辅助电话访谈法(CATI)。

  (6)网络调查法

  传统的调查方法都可以和网络结合,形成网络调查。

  (7)试验设计法

  是用于搜集测试某一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方法使用效果的数据的方法。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试验。一般地,对于可以通过科学试验取得数据的,采用试验设计法;而对于无法通过科学试验获得数据的,例如社会经济现象,则应用大量观察法。

  2.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来源以及使用时须注意的问题。

  (1)搜集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方法(主要来源):

  公开的出版物(主要来自国家和地方的统计部门以及各种报刊媒介)、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

  (2)第二手统计数据使用时须注意的问题(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①要评估第二手统计数据的可用价值。

  ②要注意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

  ③注意弥补缺失数据和进行质量检查。

  ④引用统计数据要注明数据来源。

  四、统计数据的质量

  1.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统计数据的质量包括多方面的含义,而不仅仅是指数据本身的准确性或误差的大小。

  统计数据质量评价标准(为六个方面):

  ①精度,即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

  ②准确性,即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

  ③关联性,即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

  ④及时性,即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

  ⑤一致性,即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

  ⑥最低成本,即在满足以上标准前提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统计数据的质量检查(环节):调查方案设计、数据搜集、数据处理与分析等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数据搜集阶段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统计分析结论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为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应尽可能减少误差。

  2. 统计数据的误差及误差的来源。

  A.统计数据的误差:通常是指统计数据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

  B.误差的来源(两类):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

  (1)登记性误差:

  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①调查者所造成的登记性误差主要有:调查方案中有关的规定或解释不明确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等。

  ②被调查者造成的登记性误差主要有:因人为因素干扰形成的有意虚报或瞒报调查数据,这种误差在统计调查中应予以特别重视。

  (2)代表性误差含义:

  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②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

  ③样本容量不足等。

  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的区别:

  ①登记性误差是可以消除的。

  ②代表性误差通常是无法消除的,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

编辑推荐:

2016年经济师考试哪个专业好考?老师教您如何选专业

2016经济师报名网址-经济师报名各省官网汇总

2016年经济师考试答疑精选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本文环球网校小编集中整理“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第19章”供大家参考。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