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点击查看:2016年幼儿教师资格保教知识能力之学前教育原理考点汇总
一、幼儿班级管理的内涵
幼儿班级管理是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核心工作,是指教师与行政人员遵循国家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保教工作的工作规律,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将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各要素合理组织起来,为实现国家规定的学前教育目标而进行的保教组织管理活动。
要提高班级的保教质量,需要良好的师资、设备和足够的资金。这些资源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而这一切必须依靠管理,依靠管理者对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各种因素的组织与调配。班级的科学管理是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基础工程,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幼儿班级管理的内容
1.生活管理
生活管理是为了保证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保教人员围绕儿童在园内的饮食、起居等一日生活的需要而从事的管理工作。它是保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顺利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没有科学规范的生活管理,儿童就无法开展各种有目的、有规则的教育与游戏活动。
2.教育管理
(1)开学初工作
①结合家访和对儿童的观察分析,完成对班级儿童发展水平的初步评估,做好分析记录。
②根据儿童实际水平及班级条件,制订详细的儿童教育计划。
③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征集或领取儿童绘画、手工等教育教学用具,布置活动室,创设教育环境。
④班级保教人员共同制定各项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基本常规,建立班级教育活动的运转机制,初步建立教师与儿童友好、协调的关系。
(2)日常工作
①具体设计并实施每日教育活动方案,做好教育教学的反思与推进分析。
②每周提前制订下周计划和活动安排。
③每日与本班教师和保育员交流沟通儿童和保教工作情况,相互交接与配合。
④每月召开班级教师会议,研究班级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协调分工和合作。根据教育目标及时调整活动室环境。
(3)期末工作
①整理教育活动方案、教育笔记和儿童作品档案。
②做好儿童全学期的评价工作,填好儿童成长手册。
③完成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自我评估,写出工作总结或研究文章。
④清点教育教学活动材料并登记归档。
3.物品管理
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因素,班级物品摆放得当,能给儿童一个整齐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儿童生活和活动,有利于儿童成长,同时也方便教师使用。班级物品包括小床、小被等生活用品,玩具、学具等学习用品以及钢琴、电视等教师教学物品。
三、幼儿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
学前教育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
班级管理要求对班级的全面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主体性、整体性、参与性和高效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1)主体性
在管理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儿童作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体的地位,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2)整体性
整体性要求是指班级管理应面向全体儿童并涉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的管理。整体性要求保证了班级全体儿童的共同进步而不是部分儿童的发展,确保班级各种管理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编辑推荐: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或教师资格论坛,如果你喜欢《2016年幼儿教师资格保教知识能力考点:幼儿园班级管理》这篇文章,欢迎点击Ctrl+D进行收藏,以便随时查阅。环球网校教师频道小编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交流!
【摘要】班级管理要求对班级的全面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主体性、整体性、参与性和高效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关于幼儿园班级管理考点总结尽在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整理的2016年幼儿教师资格保教知识能力考点:幼儿园班级管理,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时时发布行业最新动态、备考试题资料,欢迎大家关注。
点击查看:2016年幼儿教师资格保教知识能力之学前教育原理考点汇总
(3)参与性
班级管理的参与性要求是指教师管理儿童的过程要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儿童活动中,同时要引导儿童参与到管理中来。在活动中,教师民主、平等地对待儿童,培养儿童的主人意识,与儿童共同活动。要做到参与性,教师在活动中要灵活地转变自身角色,以适应儿童需要。有时是游戏伙伴,有时可能是材料提供者,也可能是活动的旁观者等。教师的参与要以不干扰儿童为前提,尊重儿童活动的自主性,指导活动要适时、适宜。同时培养儿童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儿童参与到管理中来,管理好自己,与大家一起创设和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游戏的环境。
(4)高效性
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求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尽可能地使儿童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发展,使班级管理呈现高效。
四、幼儿班级管理的方法
为了实现儿童的保教目标,保教人员也必须掌握一定的班级管理的方法,我们常常把班级管理常用的方法归纳为五种:规则引导法、情感沟通法、互动指导法、榜样激励法和目标指导法。
(1)规则引导法
规则引导就是用简单易行的规则引导儿童行为,使其与集体活动要求保持一致,确保儿童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保证活动秩序的方法。
规则引导法是学前教育班级管理最常用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规则是儿童之间、儿童与老师、儿童与环境、儿童与材料之间互动的关系准则。规则的内容要简明扼要,简单易行,规则不能太多,应突出重点,适合儿童年龄和理解水平,规则的制定可以全员参与,及时修订,让儿童在实践中掌握并形成习惯。
(2)情感沟通法
情感沟通法是通过激发和利用教师与儿童之间或儿童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积极情感,以促进儿童产生积极行为的方法。情感沟通的基础是教师对儿童的理解和爱,教师要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观察儿童的情感表现,了解每个儿童在班级活动中的情感需求,采用恰当的方式,激发儿童相应的情感,引发儿童积极向上的行为。
教师要经常对儿童进行移情训练,使儿童学习形成站在他人立场和角度理解他人情感的习惯,并能从他人的困境中产生助人等亲社会行为。教师要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有爱心和童心,经常和儿童产生感情共鸣,把儿童的感情需求与活动情景相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儿童。
(3)互动指导法
互动指导就是通过促进儿童与同伴、儿童与教师、儿童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引导儿童主动、积极、有效地与人交往,实现教育目标的方法。
(4)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指通过树立榜样并引导儿童学习榜样以规范幼儿的行为,达到管理的目的的方法。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利用具体的儿童行为做示范,为儿童提供模仿的榜样,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5)目标指引法
目标引导法指教师从儿童行为的预期结果出发,制定行为目标,引导儿童识别行为正误,规范儿童积极行为方式的一种管理方法。
编辑推荐: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或教师资格论坛,如果你喜欢《2016年幼儿教师资格保教知识能力考点:幼儿园班级管理》这篇文章,欢迎点击Ctrl+D进行收藏,以便随时查阅。环球网校教师频道小编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交流!